盾构砂浆是盾构施工过程中用于填充管片与地层之间间隙的一种材料。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随着盾构机的推进,管片不断拼装,管片与周围地层之间会形成环形间隙,盾构砂浆就是用来填充这个间隙,起到支撑地层、防止地层变形、固定管片以及防水等诸多重要作用。
二、性能要求
(一)良好的流动性
重要性
盾构砂浆需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才能顺利地通过管道输送到盾构管片背后的间隙中。在施工过程中,砂浆要能够在复杂的地下环境和狭小的间隙空间内充分流动,确保填充的均匀性。如果流动性不足,砂浆可能无法到达间隙的各个角落,导致填充不密实,出现空洞,进而影响地层的稳定性和管片的固定效果。
指标要求
一般通过坍落度来衡量其流动性。盾构砂浆的坍落度通常要求在18-22cm之间,这个范围的坍落度可以保证砂浆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不会堵塞管道,并且能够在间隙中充分流动。
(二)适当的凝结时间
重要性
凝结时间对于盾构砂浆至关重要。如果凝结时间过长,砂浆在填充后长时间不能凝固,可能会在地层压力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发生流失,导致填充失效;相反,如果凝结时间过短,砂浆可能在输送过程中就开始凝固,堵塞输送管道,影响施工进度。
指标要求
盾构砂浆的初凝时间一般控制在4-8小时之间,终凝时间在8-12小时之间。这样的凝结时间可以为施工操作提供足够的时间,同时又能保证砂浆在合理的时间内凝固,发挥其支撑和填充作用。
(三)较高的早期强度
重要性
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需要及时得到有效的支撑,以抵抗地层压力。因此,盾构砂浆应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管片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防止管片出现移位、变形等情况。同时,早期强度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地层的稳定性,减少地层沉降的风险。
指标要求
通常要求盾构砂浆在1天龄期时的抗压强度达到0.2-0.3MPa,3天龄期时抗压强度达到0.5-0.8MPa,这样的早期强度可以满足盾构施工过程中对管片支撑的基本要求。
(四)良好的抗渗性
重要性
地下环境中存在地下水,盾构砂浆的抗渗性直接关系到隧道的防水性能。如果砂浆的抗渗性差,地下水可能会通过管片与地层之间的间隙渗入隧道内部,导致隧道内部积水、设备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
指标要求
盾构砂浆的抗渗等级一般要求达到P6-P8,即能够承受0.6-0.8MPa的水压力而不发生渗漏,确保隧道在地下水环境下的防水质量。
三、材料组成
(一)水泥
种类选择
普通硅酸盐水泥是盾构砂浆中常用的水泥品种。它具有早期强度高、凝结时间适中的特点,能够满足盾构砂浆对强度和凝结时间的要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对早期强度要求更高或者需要抵抗硫酸盐侵蚀的环境中,也会选用快硬硅酸盐水泥或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用量影响
水泥用量是影响盾构砂浆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砂浆的强度和抗渗性,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砂浆的收缩增大、流动性降低。一般情况下,水泥在盾构砂浆中的用量占比约为15%-20%。
(二)细骨料
种类选择
细骨料通常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天然砂具有颗粒圆润、级配良好的优点;机制砂则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其颗粒形状和级配,保证其质量的稳定性。在选择细骨料时,要注意其细度模数,一般盾构砂浆中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在2.3-3.0之间,这样的细骨料可以保证砂浆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用量影响
细骨料是盾构砂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用量一般占砂浆总量的70%-80%。它对砂浆的流动性、强度和收缩等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合适的细骨料用量可以使砂浆具有良好的填充性和工作性能。
(三)外加剂
种类及作用
减水剂是盾构砂浆中常用的外加剂之一。它可以在不改变砂浆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提高砂浆的流动性,降低水灰比,从而提高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缓凝剂可以调节砂浆的凝结时间,确保砂浆在施工过程中有足够的操作时间。此外,还会根据需要添加膨胀剂,以补偿砂浆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提高砂浆与管片和地层的粘结性。
用量控制
外加剂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试验结果来确定。例如,减水剂的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0.5%-1.5%,缓凝剂的掺量根据所需的凝结时间调整,通常为水泥用量的0.1%-0.3%,膨胀剂的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8%-12%。
四、生产工艺
(一)原材料计量
准确性要求
盾构砂浆生产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原材料计量的准确性。水泥、细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计量误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如水泥和外加剂的计量误差一般不超过±1%,细骨料的计量误差不超过±2%。准确的计量是保证砂浆性能稳定的基础。
计量设备选择
通常采用电子秤等高精度的计量设备进行原材料计量。对于水泥和外加剂等小剂量材料,使用精度更高的微量计量装置,以确保计量的精确性。
(二)搅拌过程
搅拌顺序
一般先将细骨料投入搅拌机中进行干拌,使其均匀混合。然后加入水泥,继续搅拌一定时间,使水泥与细骨料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水和外加剂,搅拌至砂浆达到均匀的状态。这样的搅拌顺序可以确保各种原材料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团聚现象,保证砂浆的质量。
搅拌时间和速度
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搅拌速度根据搅拌机的型号和容量进行适当调整,通常在30-60转/分钟之间。足够的搅拌时间和合适的搅拌速度可以使砂浆中的各种成分充分混合,形成性能良好的盾构砂浆。
(三)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和方法
生产过程中要对盾构砂浆进行质量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坍落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抗渗性等。坍落度采用坍落度筒进行检测,凝结时间通过维卡仪进行测定,抗压强度采用抗压强度试验机进行测试,抗渗性则通过抗渗仪进行检测。
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原材料的配比和搅拌工艺。如果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可能需要调整水灰比或外加剂的用量;如果抗压强度不足,可能需要增加水泥用量或调整外加剂的种类和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生产出的盾构砂浆符合工程要求。
五、应用场景
(一)地铁隧道建设
重要性
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盾构砂浆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地铁隧道一般位于城市地下复杂的地层环境中,周围可能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盾构砂浆的填充可以有效支撑地层,防止地层变形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保证地铁隧道内部的干燥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施工要点
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合理调整盾构砂浆的性能参数。例如,在富水地层中,要特别注重砂浆的抗渗性;在软土地层中,要确保砂浆具有足够的早期强度来支撑管片和地层。
(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重要性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集多种市政管线于一体的地下通道。盾构砂浆在管廊建设中的作用同样是填充管片与地层之间的间隙,保证管廊的结构稳定性和防水性。由于管廊内敷设多种重要的市政管线,对防水和结构安全要求很高,盾构砂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管廊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施工要点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盾构砂浆的填充。在管廊的转角、接口等特殊部位,要确保砂浆填充的密实性和均匀性,防止出现渗漏和结构薄弱点。
(三)越江隧道工程
重要性
越江隧道面临江水压力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如软土、砂层等。盾构砂浆的防水和支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有效防止江水渗入隧道,同时为管片提供稳定的支撑,抵抗江水压力和地层压力,确保隧道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施工要点
在越江隧道施工中,要根据江水水位变化和地质勘探结果,优化盾构砂浆的性能。例如,在高水位时期,要加强砂浆的抗渗性;在砂层地质中,要提高砂浆的早期强度和流动性,确保填充效果。